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国家气候中心:今夏中国高温时长较常年偏多,但高温状况弱于2022年!

国家气候中心:今夏中国高温时长较常年偏多,但高温状况弱于2022年

时间:2023-06-07 21:30:30 来源:新闻大战 作者:百科 阅读:871次

  中新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 陈溯)记者16日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国家高温高温今年夏季中国高温时长、气候高温范围与常年相比仍偏多。中心中国状况

  近日,今夏较常北方首轮高温天气来袭。时长截至15日14时,年偏年全国气温实况排行榜(TOP10)均在36℃以上,弱于河北井陉以38.1℃位居榜首,国家高温高温北京斋堂也达到36.6℃。气候

  去年夏季,中心中国状况中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今夏较常干旱等情况。时长监测显示,年偏年今年4月中旬,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均较历史同期偏高。国家高温高温针对今年夏季天气形势,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表示,今年夏季中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但高温状况弱于2022年,气象干旱仍可能频发。

  高辉表示,预计今年夏季,除黑龙江中部和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重庆大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甘肃西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1℃至2℃。

  结合去年天气情况对比分析,在高温持续的时间长度、峰值强度、高温范围及极端40℃以上高温所覆盖的城市等方面,高辉表示,预计今年夏季高温情况要弱于去年。

  “但今年的高温时长、高温范围与常年夏季相比还是要偏多的。”高辉建议,注意防范高温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等准备工作。

  与高温如影随形的,还有干旱。与高温趋势一样,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干旱的总体范围和强度也弱于去年,但在局部地区,如长江中游地区,发生持续干旱的可能性较大,在长江下游等地,随着雨季结束以后高温快速发展,带来蒸发量急剧加大,从而可能导致阶段性旱情快速发展。

  “整体来看,中国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洋和陆面因素的叠加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未来春夏季演变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也增加了气候趋势预测的不确定性和难度。”高辉表示,气象部门将持续密切监视影响气候预测的关键系统和天气气候特征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及时滚动订正气候预测意见。(完)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最高检:近年来盗采海砂犯罪案件快速增长 必须从严打击
  • “2023首尔节”在韩国首尔开幕
  • 国际象棋首位中国棋王丁立人:希望以微光照亮热爱下棋的人
  • 在书香中谱写青春之歌
  • 总台记者探访丨叙利亚儿童:面对战争与制裁 一家人吃饱饭就是幸福
  •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一处房产内发现7具尸体
  • 文化圆桌
  • 通讯:“五一”假期中国游客激增令泰国旅游业再焕生机
推荐内容
  • 拜登又摔倒 白宫:身体良好 特朗普:太疯狂了
  • 第32届东南亚运动会进入倒计时 洪森称柬埔寨做好周全准备
  • 通讯:藏身在黄河大峡谷中的骡驮轿:别样婚俗“五一”出彩
  • 广交会观察:“中国制造”品质升级 受境外采购商认可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2023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
  •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会见秦刚